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8:24    次浏览
【概要】呼吁市民文明、环保、节俭、安全祭祀4月5日清明节,是人们缅怀先辈、寄托哀思的时刻。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,东营市文明办倡议广大市民,改变传统的祭奠方式,以健康、文明、低碳、有序的形式进行祭奠,提升东营城市形象,争做文明市民。本报4月1日讯(记者 刘海滨) 4月5日清明节,是人们缅怀先辈、寄托哀思的时刻。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,东营市文明办倡议广大市民,改变传统的祭奠方式,以健康、文明、低碳、有序的形式进行祭奠,提升东营城市形象,争做文明市民。文明祭祀。提倡鲜花祭祀、植树祭祀、社会集体公祭等文明祭祀方式;提倡献一束花、敬一杯酒、植一棵树以及清扫墓碑、颂读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;提倡诵一次家规,重温一次先辈美德,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。文明办要求广大党员、干部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,倡导文明祭奠新风尚,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,顺应时代要求,争做低碳文明之风倡导者和传播者,践行低碳文明祭祀活动。环保祭祀。摈弃焚烧纸钱、冥物等祭奠方式,不在街道、小区、公园、广场、十字路口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、摆放祭品、燃放鞭炮,影响他人,污染环境,以实际行动维护生态文明的城乡环境,用更加环保、科学的方式,寄托哀思,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。节俭祭祀。传承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,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;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尽孝心,多关心,使他们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;老人过世时不大操大办、不铺张浪费、不相互攀比,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。清明祭扫倡导“简祭”、“薄祭”和“网祭”、“公祭”等新的祭奠形式,反对浪费、庸俗、愚昧的祭奠陋习,使清明节祭扫由注重实地实物祭扫向以精神传承为主转移。安全祭祀。科学合理安排祭祀时间,尽量避免在高峰时段集中祭扫;提倡乘坐公交车辆出行;增强安全意识,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,做到不在山头、林地、墓地烧纸焚香、燃放鞭炮,严防火灾和伤亡事故的发生。“推动东营科学发展已成为我们的共识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从现在做起,从创建身边的文明做起,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,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新东营!”东营市文明办倡议。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